G7 VS 金磚國家 – 開賽


由 Scott Ritter 通過 ConsortiumNews.com 撰寫,

一位經濟學家深入研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一份報告,發現了一些東西,應該會震驚西方集團,使其不再對其無與倫比的全球經濟影響力抱有任何錯誤的信心……

G7 領導人於 2022 年 6 月 28 日在德國克倫的 Schloss Elmau 舉行會議。 (白宮/亞當舒爾茨)

去年夏天,七國集團 (G7) 聚集在德國加米施-帕滕基興附近的 Schloss Elmau,這是一個自封的論壇,由自認為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經濟體的國家組成。 他們的重點是通過額外制裁、進一步武裝烏克蘭和遏制中國來懲罰俄羅斯。

同時,中方以視頻方式主辦了金磚國家經濟論壇聚會。 由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組成,這些被降級為所謂發展中經濟體的國家集中於加強經濟聯繫、國際經濟發展以及如何解決他們共同認為適得其反的政策七國集團。

2020年初,俄羅斯副外長 謝爾蓋·里亞布科夫 (Sergei Ryabkov) 曾預言,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的購買力平價或購買力平價計算,金磚國家將在當年晚些時候的某個時候在全球總量的百分比方面超過七國集團。

(一個國家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或 PPP,匯率是該國生產的所有商品和服務的總價值,按美國現行價格計算,比簡單的 GDP 更準確地反映了比較經濟實力計算。)

然後大流行襲來,隨後全球經濟重啟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變得毫無意義。 世界變得特別關注如何從大流行中恢復過來,以及後來如何應對 2022 年 2 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西方對俄羅斯實施大規模製裁的後果。

G7 沒有註意到金磚國家的經濟挑戰,而是專注於鞏固其對“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的捍衛,這已成為美國總統拜登政府的口頭禪。

失算

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意識形態分歧一直籠罩著世界,一方(以七國集團為首)譴責入侵並尋求在經濟上懲罰俄羅斯,而另一方(以金磚國家為首)則採取更微妙的立場,既不支持俄羅斯的行動或加入製裁。 在評估全球經濟事務的真實情況時,這造成了知識真空。

2 月 24 日,美國總統喬·拜登與七國集團領導人和烏克蘭總統沃洛德米爾·澤連斯基進行虛擬通話。(白宮/亞當·舒爾茨)

現在人們普遍認為,美國及其七國集團伙伴錯誤地估計了製裁對俄羅斯經濟的影響以及對西方的反擊。

來自緬因州的獨立參議員安格斯金, 最近觀察 他記得

“一年前開始時,所有的談話都是製裁將削弱俄羅斯。 他們將要倒閉,街上的騷亂絕對沒有用……[w]他們是錯誤的製裁嗎? 它們沒有應用好嗎? 我們是否低估了俄羅斯規避它們的能力? 為什麼制裁制度沒有在這場衝突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應該指出的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計算出,由於這些制裁,俄羅斯經濟將收縮至少 8%。 實際數字為 2%,儘管受到製裁,俄羅斯經濟預計將在 2023 年及以後實現增長。

這種誤判已經滲透到西方對全球經濟以及七國集團和金磚國家各自作用的思考中。 2022 年 10 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了年度報告 世界經濟展望(WEO),重點是傳統的 GDP 計算。 因此,主流經濟分析師感到欣慰的是——儘管金磚國家在 2022 年夏季提出了政治挑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正在計算 G7 仍然是全球主要經濟集團。

2023 年 1 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 2022 年 10 月《世界經濟展望》的更新,鞏固了 G7 的強勢地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皮埃爾-奧利維爾·古林查斯 (Pierre-Olivier Gourinchas) 表示,“前景的風險平衡仍然傾向於下行,但與 10 月份的《世界經濟展望》相比,不利結果的偏向程度較小。”

這一積極暗示阻止了西方主流經濟分析師深入挖掘更新中包含的數據。 我可以親自證明保守的編輯們不願意從“舊數據”中提取當前的相關性。

幸運的是,還有其他經濟分析師,例如 Acorn Macro Consulting 的理查德·迪亞斯 (Richard Dias),該公司自稱為“採用自上而下方法分析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的精品宏觀經濟研究公司”。

迪亞斯並沒有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樂觀前景視為福音,而是做了分析師應該做的事情——挖掘數據並得出相關結論。

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生根後 世界經濟展望數據庫之後,迪亞斯對 G7 和金磚國家按購買力平價調整後的全球 GDP 佔比進行了比較分析,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發現: 金磚國家已超越七國集團。

這不是預測,而是既成事實的陳述:

金磚國家佔 PPP 調整後全球 GDP 的 31.5%,而 G7 佔 30.7%。

對 G7 來說更糟的是,預測的趨勢表明,這兩個經濟集團之間的差距只會在未來擴大。

金磚國家加速積累全球經濟影響力的原因可歸結為三個主要因素:

  • Covid-19 大流行的殘餘影響,

  •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 G7 國家對俄羅斯的製裁以及世界發展中經濟體對 G7 經濟政策和

  • 這些優先事項被認為更多地植根於後殖民時代的傲慢自大,而不是真正希望幫助各國發展自身經濟潛力。

增長差異

誠然,金磚國家和七國集團的經濟影響力分別受到中國和美國經濟的嚴重影響。 但我們不能低估這些經濟論壇其他成員國的相對經濟軌跡。 雖然大多數金磚國家的經濟前景表明未來幾年將出現強勁增長,但 G7 國家在很大程度上由於目前對俄羅斯的製裁給自己造成了傷害,經濟增長緩慢,或者說,英國的情況是負增長,扭轉這一趨勢的可能性很小。

此外,雖然 G7 成員保持不變,但金磚國家正在壯大,阿根廷和伊朗已提交申請,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和埃及等其他主要區域經濟大國也表示有興趣加入。 使這種潛在擴張更具爆炸性的是中國最近在伊朗和沙特阿拉伯關係正常化方面取得的外交成就。

美元繼續主導全球的前景逐漸黯淡,加上俄羅斯和中國推動的跨歐亞經濟聯盟的經濟潛力,使七國集團和金磚國家走上了相反的軌道。 未來幾年,金磚國家在實際 GDP 方面應該會超過 G7,而不僅僅是購買力平價。

但不要屏住呼吸等待主流經濟分析師得出這個結論。 值得慶幸的是,理查德·迪亞斯 (Richard Dias) 和 Acorn Macro Consulting 等異常者試圖從舊數據中尋找新的含義。